索 引 號 | 11152801011749789X/2017-0001 | 主題分類 | 農牧業、林業、水利 |
發布機構 | 臨河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 文 號 | 臨政辦發〔2017〕109號 |
成文日期 | 2017-10-10 | 公文時效 | 失效 |
臨政辦發〔2017〕109號
各鄉鎮人民政府、農場,區直有關單位:
現將《臨河區調整完善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制度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臨河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年10月10日
臨河區調整完善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制度實施方案
根據《巴彥淖爾市調整完善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制度的實施方案》(巴財貿〔2017〕828號)精神,按照“為養而種,為牧而農,種養結合,三產融合”的發展思路,為引導調整種植結構,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臨河區調整完善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制度實施方案。
一、充分認識調整完善玉米生產者補貼制度的必要性與重要意義
我國自2007年實施玉米臨時收儲政策,對于穩定糧食生產、保護農民利益、維護市場平穩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近年來,隨著國內、國際市場變化,玉米收儲制度暴露出庫存積壓、加工企業虧損嚴重、財政在流通環節支出負擔不斷增加等突出問題,而且不利于引導調整種植結構,影響了我區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進度。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玉米等糧食收儲制度改革,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注重發揮市場形成價格作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改革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完善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收儲制度”;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按照‘市場定價、價補分離’原則,積極穩妥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保障農民合理收益”;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規定“建立玉米生產者補貼制度”。
加快建立玉米生產者補貼制度,是推動實施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實現“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的有效支撐,有利于深化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發揮市場在配置糧食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是改革完善我國農業補貼政策、改進財政補貼方式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在新形勢下運用財政補貼手段保障農民種糧合理收益、維護糧食市場供求基本平衡、更好地推動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是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我區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舉措,有利于推動農產品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躍升,有效促進玉米加工業、畜牧業發展,提升農牧業產業鏈和價值鏈,構建新型農業產業體系,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并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自治區和巴彥淖爾市有關文件精神,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調整完善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制度,對我區玉米和大豆生產者給予補貼,促進玉米和大豆實現供求基本平衡與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保障我區農民種糧收益基本穩定,促進種植結構調整,加快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牧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二)基本原則
1.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積極穩妥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玉米價格由市場形成,建立對玉米生產者補貼制度,保障我區玉米種植收益基本穩定。
2.定額補貼、調整結構。在玉米價格由市場形成的基礎上,綜合考慮玉米種植面積和產量,充分發揮價格、財政補貼對生產的調節作用,體現優質優價,促進我區種植結構調整,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3.公開透明、加強監督。補貼資金要做到補貼標準明確、操作流程規范、實施過程透明,充分利用此前糧食直接補貼的工作基礎,自覺接受社會監督,維護玉米和大豆實際生產者合法利益,確保財政補貼資金發揮政策效應。
三、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的主要內容
(一)補貼范圍
按照中央關于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發揮比較優勢,積極穩妥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調整完善玉米生產者補貼制度,促進玉米生產持續穩定發展的要求,根據《巴彥淖爾市調整完善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制度的實施方案》(巴財貿〔2017〕828號)精神,臨河區玉米和大豆補貼范圍為在我區合法耕地上種植玉米和大豆的生產者(包括農戶、合作社、涉農企業等組織或個人)。
(二)補貼政策
我區將上級財政補貼資金全部用于玉米和大豆生產者的補貼。補助標準隨上級資金下達情況及玉米和大豆實際種植面積而定,具體補貼實施辦法由臨河區調整完善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制定。
(三)補貼資金管理與撥付
補貼資金納入糧食風險基金專戶管理,與專戶內其他補貼資金分賬核算,單獨反映,不得混用。區財政局要將補貼資金采取“一卡通(一折通)”的形式及時、足額兌付給實際玉米和大豆生產者。對于土地流轉生產者,補貼資金應發放給實際玉米和大豆生產者,但必須提供合法的土地流轉證明,真正讓玉米和大豆實際生產者受益。對于因矛盾或其它原因未按時發放到位而結余的補貼資金必須全部存入“糧食風險基金”專戶,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動用。
四、切實加強玉米生產者補貼政策的組織實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區政府是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工作第一責任人,對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工作負總責。為切實做好我區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工作,特成立臨河區調整完善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張如紅 區委副書記、政府代區長
副組長:張文智 區委常委、政府常務副區長
王銀保 區政府副區長
成 員:王海成 區政府辦副主任
徐衛東 區財政局局長
李耀庭 區發改局局長
任惠禮 區農牧業局局長
張 嚴 區統計局局長
楊大千 區經濟商務和信息化局局長
楊 霞 區統計局副局長
苗三明 區農牧業局副局長
各鄉、鎮(農場)鄉、鎮長(場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農牧業局,辦公室主任由任惠禮同志兼任,辦公室負責統籌協調相關部門,統一研究解決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工作中的重大問題,負責指導各鄉鎮(農場)工作,并聯系上級有關部門。
(二)明確職責分工
區發改局負責玉米和大豆生產成本收益和市場價格監測工作;區財政局負責對補貼資金的管理和發放工作;區農牧業局、統計局負責對鄉鎮(農場)申報的玉米和大豆生產者種植面積進行匯總把關、核實和抽查,全面掌握補貼發放動態情況;各鄉鎮(農場)負責申報、核實、編制、調查和公示玉米和大豆種植戶花名冊,并上報區農牧業局、統計局,同時做好宣傳和社會矛盾處理工作。
(三)建立補貼面積、資金公示和信息檔案管理制度
為了便于基層操作,各鄉鎮(農場)要認真核實補貼年度實際種植面積,確定補貼依據,切實保護玉米和大豆生產者合法收益,促進種植結構科學調整。
核實玉米和大豆種植面積必須按照以下程序進行:一是申報、編冊。玉米和大豆生產者向所在村委會上報當年合法耕地上玉米和大豆種植面積,村委會負責核實并編制玉米和大豆種植戶花名冊,花名冊包括種植者姓名、身份證號、土地承包憑證(或土地流轉合同)、一卡通(一折通)號、合法耕地上玉米和大豆實際種植面積等內容。花名冊上必須有生產者及村社相關人員簽名(簽章),并將花名冊上報鄉鎮(農場)。二是調查、公示。鄉鎮(農場)審核、匯總本行政區域內全部村組玉米和大豆種植戶花名冊后,將核實后的種植花名冊在所在村組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7天,無異議后將花名冊報送區農牧業局和統計局。區農牧業局和統計局對所有鄉鎮(農場)玉米和大豆種植戶申報的種植面積進行抽查、核實、匯總,并上報市農牧業局和統計局,同時抄送區財政局,區財政局以此作為向玉米和大豆生產者發放補貼的依據。
區財政局收到市財政撥付的補貼資金后,根據鄉鎮(農場)上報的玉米和大豆實際種植面積確定補貼標準,各鄉鎮(農場)按照財政下達的補貼標準編制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發放花名冊,對玉米和大豆生產者的補貼信息要在所在村組進行張榜公布,公示時間不少于7天,公示無異議后,填報認定單,經各相關部門審核同意后,通過一卡通(一折通)將玉米和大豆補貼資金發放到生產者手中。各鄉鎮(農場)及相關部門要充分利用財政糧食直補數據信息庫等已有基礎,建立完善補貼信息檔案管理制度,并及時掌握土地流轉情況,對補貼對象信息進行動態更新,確保相關補貼信息完整真實。
(四)嚴格監督檢查
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必須在2017年11月10日前準確、無誤地發放到玉米和大豆生產者手中,通過新聞媒體及監督電話,廣泛接受群眾監督。禁止集體代領一卡通(一折通)或補貼資金,禁止用補貼資金抵扣相關費用。在補貼資金兌付后,要對補貼政策執行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區政府將組織相關部門對各鄉鎮(農場)弄虛作假、擠占、截留、挪用和套取補貼資金等違規行為,依法依規給予嚴肅處理。
(五)加大政策宣傳
為促進政策平穩過渡,各相關單位要研究制定宣傳方案,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手機、報紙、宣傳冊以及干部走村入戶宣傳等方式,使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廣泛宣傳,確保宣傳到位,增強政策透明度,使廣大群眾清楚地了解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的意義,了解補貼對象、標準、兌付方式和時間等政策要點,做到心中有底,進而贏得群眾對此項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使政策更好地落實,讓群眾得實惠。
(六)相關要求
發放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各相關單位要高度重視,成立專門機構,切實做好玉米和大豆種植面積核實和報送工作。具體時間要求:2017年10月15日前,各鄉鎮(農場)必須將審核并公示后的玉米和大豆種植花名冊分別報送至區農牧業局、統計局;2017年10月20日前,區農牧業局、統計局要完成對種植戶花名的抽查和核實工作,并匯總全區補貼面積,抄報區財政局,區財政局根據全區種植面積情況確定補貼標準并下發各鄉鎮(農場)補貼金額;2017年11月10日前,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必須全部發放到位。
附件:
1.2017年臨河區玉米(大豆)種植戶花名冊
2.2017年各鄉鎮(農場)玉米(大豆)種植面積匯總表
3.關于對2017年臨河區玉米(大豆)生產者實際種植面積的公示(模板)
4.2017年臨河區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面積匯總表
附件1 | ||||||||
2017年臨河區玉米(大豆)種植戶花名冊 | ||||||||
鄉鎮(農場)、村、社: 村(分場)組: 單位:畝 | ||||||||
序號 | 姓名 | 身份證號 | 土地承包憑證 (或土地流轉合同) | 一卡通(一折通)號碼 | 玉米實際 種植面積 | 大豆實際 種植面積 | 農戶簽字 | 電 話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合計 | ||||||||
備注:此表原件留存鄉鎮(農場),同時復印三份并加蓋鄉鎮(農場)騎縫公章后上報區農牧業局、區財政局、區統計局備案。 |
附件2 | |||||
2017年鄉鎮(農場)玉米(大豆)種植面積匯總表 | |||||
鄉鎮(農場): | 單位:畝 | ||||
村(分場) | 玉米種植 面 積 | 大豆種植 面 積 | 備注 | ||
鎮長(場長)簽字: | 蓋章: | ||||
備注:本表一式四份,農牧業局、財政局、統計局、鄉鎮(農場)各存一份。 |
附件3
關于對2017年臨河區玉米(大豆)生產者實際種植面積的公示(模板)
根據《2017年臨河區調整完善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制度實施方案》的要求,現就 村(分場) 組各農戶的玉米(大豆)種植面積進行公示,公示期一周( 月 日— 月 日),請廣大農民朋友互相監督,如有不實情況,請予以實名舉報。
舉報電話:區統計局電話:8526693
區農牧業局電話:8921612
XXXX鄉鎮(農場)
2017年 月 日
附件4 | |||||||
2017年臨河區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面積匯總表 | |||||||
鄉鎮(農場) | 玉米種植面積(畝) | 大豆種植面積(畝) | 聯系人 | 電 話 | |||
新華鎮 | |||||||
烏蘭圖克鎮 | |||||||
雙河鎮 | |||||||
白腦包鎮 | |||||||
城關鎮 | |||||||
干召廟鎮 | |||||||
狼山鎮 | |||||||
八一鄉 | |||||||
曙光鄉 | |||||||
臨河農場 | |||||||
狼山農場 | |||||||
合 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