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臨河區緊扣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干事、干事、干成事”的決心,全力以赴抓落實,千方百計謀發展,1-2月主要經濟指標實現有效提升和合理增長,經濟運行實現良好開局。
一、1-2月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1.規模以上工業較快增長。1-2月份,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可比價增速32.9%,居全市第1位。制藥和能源增勢強勁。3戶制藥企業可比價增速30.2%;8戶能源基礎企業可比價增速為19.8%。
2.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1-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6%,居全市第6位,其中投資項目同比增長46.3%。分行業來看,農業同比下降94.8%;工業同比增長2.9倍;交通商貿同比增長27倍;共建和基建同比增長9.6倍。
3.消費品市場活力持續釋放。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0億元,同比增長5.8%,居全市第3位。新入庫單位拉動作用顯著。2024年我區新入庫單位16戶,累計實現零售額0.4億元,同比增長1.4倍,拉動限上消費品零售額增速3個百分點。
4.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速加快。1-2月份,全區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3億元,同比增長34.3%。公共財政預算支出7.2億元,同比增長100.7%。其中,民生支出5.3億元,占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73.2%。
二、當前經濟運行存在的問題
1.規模以上工業。一是受市場緊縮伴隨競爭加劇,特別是部分主要工業產品價格持續下跌、企業訂單減少等因素影響,多數企業運行難度較大,規上工業僅靠部分重點企業帶動。二是受產業鏈單一、資金短缺、原料價格等因素影響,絨紡、肉食品加工企業、飼料加工企業等企業經營難度加大,產能難以釋放。
2.固定資產投資。一是第三產業投資結構單一。三產投資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公共項目建設和房地產開發投資上,一些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嚴重匱乏,交通固定資產項目支撐明顯不足,先進制造業投資嚴重缺乏。全年商貿項目僅有22個,活畜交易市場、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項目都沒有投資額。二是民間投資不夠活躍。在我區經濟進入轉型發展新階段以后,由于傳統行業與新型產業融合仍有差距,導致產能過剩比較嚴重,加之消費市場環境偏好不同和輕工產品的價格持續走低,所以企業和民間投資意愿不強。目前我區民間融資主體很多都是小微企業,存在貸款難、融資難和貸款成本高的問題,導致民間投資信心明顯不足。三是投資項目開工率不足。121個在庫項目僅有支撐重大項目建設的33個項目開復工。
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是限上批發業、住宿業企業運行較為困難。1-2月份,限額以上批發業企業實現銷售額17.5億元,同比下降10.2%;限額以上住宿業企業實現營業額0.06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二是居民消費意愿仍顯不足。從當前看,居民仍集中于基礎民生等剛需類消費,同時受網購沖擊和運營成本攀升等影響,實體店鋪經營仍持續承壓,消費能力尚需提升。
四、對策建議
1.規模以上工業。一是加快風機裝備制造業的市場拓展。僅我區遠景能源、常卓科技需求不足以拉動更多的產值增長;二是工信部門做好銀企對接工作以確保我區17戶肉食品加工企業正常運營;三是助力我區絨紡企業實施技改工程,延長產業鏈,增強抗市場風險能力。因此,建議多部門聯動,加大行業引導和產業升級方面的招商力度。
2.固定資產投資。一要加快項目進度,充實在建項目庫。按照“項目往前推、計劃往前排、工期往前趕”的工作要求,在保障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推進新入庫項目實質性開工,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二要行業管理部門要及時跟蹤了解項目動態建設情況和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點對點落實好對重大重點項目的幫扶政策,積極做好手續報批、開工準備等服務工作,使具備開工條件的項目及時進入施工階段。三要實現應統盡統,各部門要按照“先有庫后報數”的原則,及時落實本部門重大項目,并及時與統計部門對接,確保符合入庫標準的項目能及時入庫納統。四要豐富我區投資結構,招商引資時綜合考慮我區產業發展短板,做好項目謀劃儲備,補齊一、二、三產業投資短板。
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是抓好政策落實,提振消費信心。精準落實國家和地方各項促消費政策,強化金融、財政、就業等各項政策協同聯動,發揮好政策措施的整體效應,保市場主體、保就業,進一步帶動居民收入提高,提振居民消費信心。二是增加居民收入,夯實消費增長基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增加消費需求的最直接手段,尤其是中低收入群體的實際收入水平,逐步縮小收入分配差距。要不斷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和救助體系,加大對低收入家庭的補貼和救助力度,降低醫療、衛生、教育等社會服務成本,消除居民生活后顧之憂,增強消費信心。三是深挖本地區的非遺文化和旅游文化和完善配套設施。文旅部門要吸取淄博燒烤和甘肅麻辣燙以及哈爾濱旅游大火的經驗,在各個短視頻平臺上宣傳本地的非遺文化和旅游文化,以此吸引外地消費者來本地旅游消費,同時完善旅游配套的酒店和特色飲食的提供,為旅客提供愉悅的旅游環境,確保游客有意愿推薦他人來本地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