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區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圍繞區委十四屆四次全會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安排部署,堅定不移推進鄉村振興、工業振興、城市更新“三大行動”,全力以赴抓經濟、促發展、提效能,1-5月,全區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一)按季度統計的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1.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一季度臨河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7.5億元,同比增長10.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3億元,同比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30.0億元,增長29.3%;第三產業增加值43.2億元,增長2.1%。
2.城鄉居民收入。一季度,臨河區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67元,同比增加803元,增長7.6%,總量和增速均居巴市七個旗縣區第2。按常住地分,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00元,同比增加906元,增長8.1%,總量和增速均居巴市七個旗縣區第1;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93元,同比增加634元,增長7.5%,總量和增速分別位居巴市七個旗縣區第2和第3。
(二)按月度統計的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1.規上工業。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現增加值可比價增速為25.2%,全市排名第1。規上工業重點行業增勢良好。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加值增速92.9%,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加值增速26.2%,醫藥制造業增加值增速20.9%,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增速13.2%。
2.固定資產投資。1-5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7%,全市排名第5。具體來看,一是施工項目數量有所增長。全區共有施工項目76個,施工項目中500-5000萬元投資項目27個,比上年同期增長17.4%;50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49個,比上年同期增長16.7%。二是基礎設施投資拉動顯著。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224.9%,拉動全部投資增長18個百分點。三是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增勢強勁。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333.1%,占比到投資總量的18.3%。
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6.4億元,同比增長1.5%。總量和增速全市排名第1和第4。 具體來看,一是汽車類消費增勢持續放緩。限上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4.5%,增速較1-4月份回落6.8個百分點;二是石油及制品類消費明顯好轉。限上石油及制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1%,增速較1-4月份提升16.8個百分點。
4.財政收入和支出。1-5月份,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9.8億元,同比增長17.3%,其中:稅收收入7.3億元,同比增長0.6%;非稅收入2.5億元,同比增長126.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8.8億元,同比增長46.1%。其中,民生八項支出13.0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69.3%。
二、當前經濟運行存在的問題
(一)規模上工業。一是絨紡制造業受供需不平衡,企業技術滯后,本地企業市場開拓能力不足等不利因素影響,導致我區絨紡業總體產值下降;二是部分行業因產品價格下跌、企業訂單減少,導致行業發展受限。如:飼料加工業當月增加值增速下降25.1%,屠宰及肉食品加工業當月增加值下降7.7%,裝備制造業當月產值同比下降30.0%。
(二)固定資產投資。一是項目儲備不足,投資增長潛力缺乏。全區在庫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37個(不含房地產項目),其中有121個項目為上年結轉續建項目,新增入庫項目僅16個,占總項目的11%。二是民間投資負增長,投資增長支撐不足。1-5月,我區民間投資同比下降17.7%,拉動全部投資下降9.4個百分點。三是重點領域投資走低,投資增長活力不足。工業投資高位回落,高技術產業投資降低,與全區投資增速趨勢不一致。工業投資同比下降2.6%,拉低全部投資1.3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下降26%,拉低全部投資2.5個百分點。
(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是限上消費品市場結構單一。1-5月份,僅限上石油及制品類和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就占限上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六成以上,在庫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規模較小,新興消費熱點亟待發掘。二是升級類商品消費復蘇仍然乏力。1-5月份,限上化妝品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同比下降30.5%、31.5%。三是汽車消費對政策依賴度高。當下,新能源汽車雖增長較快,但規模較小,僅占到汽車類消費23.6%。此外限上汽車類消費仍以傳統燃油車為主,但市場趨于飽和,若無政策刺激,汽車行業難以實現持續增長。四是家電銷售依然疲軟。受房地產低迷和網絡沖擊較大影響,1-5月份限上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下降32.7%。增速較1-4月份回落1.9個百分點。
三、對策建議
(一)規上工業。一是圍繞羊產業,發展大絨紡。緊抓細分絨紡生產環節,加快推進現有11戶絨紡加工企業延長產業鏈,幫助其從單一的無絨毛加工向梳、洗、染、紡紗過渡。聯合重組現有絨紡資源,盤活雙河、利一泰、金天陽等抵貸資產,配置給具有市場渠道的企業經營。二是圍繞重點項目,加速投產達效。統籌協調各部門為在建項目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確保西部銅材節能環保升級改造及銅精深加工設備技術改造項目7月完工投產;力促三一二期風機組裝項目盡快開工,年內投產。三是協助“小升規”,做大基本盤。按照“培育一批、納統一批”的思路,盡快完成達規企業升規入統。強化培育指導和跟蹤問效,若牧士飼料、浙江振石、旺隆食品、中復碳芯、伊索爾新材料、北方清潔能源、淖爾清潔能源等7戶企業于11月前完成入規入統(今年預計可貢獻純新增產值超3億元),將形成新的增長點。
(二)固定資產投資。一是全力以赴促項目擴投資。要緊扣政策導向和重點支持方向,拓展項目謀劃的深度和廣度。夯實基礎,加強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監管,定期調度項目備案、審批情況,積極推動新開工項目入庫,做到應統盡統,為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奠定基礎。二是持續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大力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著力增強民營企業投資能力,釋放更多民間投資活力,支持民間投資參與民生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讓民間資本在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過程中實現自身更大發展。三是提振工業投資份額。發揮技改在推進產業轉型發展和企業提質增效上發揮關鍵作用,堅持政策引領,持續提升工業投資質量效益。狠抓存量,深挖增量,推動條件成熟項目抓緊開工,在建項目加快建設,完工項目早日達產達效,大力提振工業投資,有效推進工業投資,為全區增長提供硬支撐。四是要強化服務意識,為項目建設提供全過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優質服務。項目牽頭單位做好在建項目投資建設進度的跟蹤監測服務,深挖已開工項目投資潛力,處理好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問題,確保項目按時推進。
(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是制定購車優惠和加油補貼政策。聯合汽車銷售企業制定更有優惠力度的購車專項補貼政策,在留住本地消費者的同時,吸引外地消費者來本地購車;每月發放針對汽油消費的消費券,以帶動汽油商品銷售。二是踐行經濟回歸實體戰略。強調線下經濟的優勢,加大對于實體經濟宣傳力度,引導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和購物喜好重新回歸線下實體。三是充分挖掘本地的優勢資源,釋放消費活力。依托本地農業特色,打造農業觀光園、采摘園等,以留住旅游消費。在各個節假日節點上超前規劃相應的活動和場地,完善配套設施,采取發放消費券等方式,讓更多居民了解并參與到節假日的消費活動中來。四是提振家電類消費市場。優化布局,豐富品類,大力發展綠色高端產品,拓寬新品應用,全方位提振家電類消費市場。支持家電銷售企業聯合生產企業、回收企業開展以舊換新促銷活動,加大家電下鄉力度,刺激家電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