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臨河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嚴格落實市委依法治市辦部署,錨定“六堅持六促進”,精準發力推動法治政府建設提質增效。
一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促進“主心骨”作用充分彰顯。落實領導干部學法制度,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等重點內容,上半年舉辦主體班次10批次16期,培訓4421人次。召開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會議暨述法專題會,印發《2025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按要求匯報并公示上一年度建設情況,強化黨對法治工作的全面領導。
二是堅持依法行政,促進“穩定器”作用持續發揮。加大行政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與專項清理力度,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4項決策在“法治巴彥淖爾”平臺備案。發揮公職律師、法律顧問作用,累計參與會議62次、出具法律意見125份,36個黨政機關及所有司法所實現法律顧問全覆蓋,筑牢依法行政根基。
三是堅持優化職能,促進“定心丸”作用更加凸顯。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16個部門聯動受理辦件16673件,量居全市第一。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杜絕違規政策措施。推進誠信建設工程,召開專題會議、印發方案,公示年度報告,全面鞏固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司法公信誠信建設成果,提升政務服務效能與公信力。
四是堅持規范執法,促進“助推器”作用規范有效。加強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機制建設,持續優化綜合行政執法部門機構設置、科學劃定綜合行政執法事項權限。保留4支綜合執法隊伍,建立“一隊四所”聯動機制。開展規范化涉企執法專項行動,整改問題17條、建章立制8個。落實柔性執法“四張清單”,培訓鄉鎮執法人員50余人,16個執法部門完成“兩張清單”備案,規范執法行為。
五是堅持制約監督,促進“緊箍咒”作用不斷強化。發揮政務監督作用,優化12345便民熱線推行,辦結訴求工單10145件,辦結率82.55%,解決率、滿意率均達99.95%。公開信息662條,辦結政府信息公開申請43件。發揮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立案59件、結案52件,糾錯11件,糾錯率21%,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100%,全力織密監督網絡。
六是堅持法治惠民,促進“連心橋”作用有效延伸。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制定臨河區“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考核清單和“誰執法誰普法”評議機制,開展宣傳活動100余場次,發放材料2萬余冊,輻射群眾8萬余人,發布相關稿件477篇。多元化解矛盾糾紛,加強“四所一庭”聯動機制,改建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成立14個領域的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室,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銜接的專業網絡平臺。截至2025年上半年,共收案56751件,結案37629件,為當事人挽回財產損失約46.54億元,以法治服務貼近民心,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臨河區以“六堅持六促進”為抓手,將黨的領導、依法行政、化解矛盾等關鍵環節貫穿法治政府建設全過程,實現法治效能與民生溫度的雙向提升,持續以法治力量護航臨河區綠色高質量發展。
初審:焦婷 復審:高瑞 終審:王祥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