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辦公室:
半年來,我委依法治理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扎實推進依法治區工作,為促進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積極作用。現將半年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一、提高依法行政意識
一是健全學法制度。制定領導干部學法計劃,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本級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重要內容,組織機關各股室深入開展公共法律和專業法律自學,增強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意識。二是加強教育培訓。制定《臨河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行政執法人員培訓方案》,圍繞“一規劃兩綱要”、國務院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糧食流通行政執法辦法》、《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內容開展培訓,進一步提高了黨政干部業務能力和服務意識,提升全委干部信息公開答復和行政復議應對能力。
二、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一是動態清理行政執法崗位人員。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人員專項清理工作要求,對離退休、調離工作崗位的人員及時開展專項清理,組織現有證件人員有計劃分層次開展學習培訓。目前,我委現有正式執法人員8名。二是全面梳理行政執法事項清單。對照權責清單分類梳理了行政許可1項、行政監督檢查1項、行政處罰29項及1項其他行政執法事項,形成了行政執法事項清單。進一步加強本單位行政執法主體及行政執法人員的管理,規范行政執法活動。
三、強化政務誠信建設,推進依法行政
(一)推進陽光政務,提高政務公開精準度。切實做好“十公示”信息歸集報送工作。自治區發改委將從2024年6月開始對各部門“十公示”信息開展準確性、及時性及完整性進行考核通報,5月29日臨河區召開“十公示”業務培訓會議,對臨河區涉及“十公示”32個單位開展“十公示”政策解讀、歸集標準、報送操作流程、報送要求、報送路徑、報送時限等細致專業的培訓,進一步提高各部門對“十公示”信息歸集報送工作的認識和重視,按照“公開是常態、不公開是例外”的工作原則,要求各部門務必于行政決定作出之日5個工作日內登錄本單位賬號將“十公示”信息上傳至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部門協同監管平臺-內蒙古)和巴市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做到“十公示”信息依法公開、全面歸集、規范填報、及時報送,避免遲報瞞報,切實提升我區“十公示”信息報送數量和質量。
(二)建立健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一是按照市發改委印發關于調整《巴彥淖爾市旗縣區政務誠信監測評估指標(試行)》的通知和《關于開展政務誠信監測評估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委積極組織各行業部門全面歸集臨河區政務誠信監測評估指標佐證資料。二是盟市對旗縣政務誠信季度監測指標尚未印發,待市發改委明確了對旗縣政務誠信季度監測指標的最新考核要求后,我委將嚴格按照最新監測要求開展此項工作。
(三)加強公職人員誠信教育。一是臨河區各單位通過發放《內蒙古自治區公務員誠信手冊2023年》、《臨河區公務員誠信手冊》、《臨河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政策匯編》、政務辦公大樓電子屏幕滾動播放誠信宣傳標語、舉辦誠信知識競賽、簽訂政務誠信承諾書、在單位公眾號和微信群發布政務誠信政策等多種形式積極開展政務誠信教育宣傳活動,進一步弘揚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了“誠信機關”建設濃厚氛圍。二是已編制印發《臨河區公職人員誠信手冊》。
四、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健全行政執法工作體系。落實《臨河區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實施方案》工作要求,嚴格規范執法行為,嚴格遵循處罰法定、公開公正、過罰相當、處罰和教育相結合的基本原則,堅持依法執法、公正執法、科學執法,積極運用好雙隨機執法監管,規范使用流程,推動各項任務落地落實,切實提升行政執法的效能。
(二)強化全委法治學習培訓。一是落實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制度,及時開展新頒布、新修訂的法律知識學習,加強廉政反腐教育,增強行政執法人員的法律素養和依法行政意識。二是加大執法人員的法律知識和執法業務培訓力度,做好行政執法人員資格培訓考試,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的辦案水平。三是加強法制審核干部的理論和業務素質教育,開展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等業務的學習培訓,提高依法行政工作的質量和成效。
臨河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4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