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街道五星社區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貫穿于社區治理和服務各族居民各項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以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為抓手,著力于黨建引領、民生服務、文化傳承一體推進“五心”行動,扮靚“五色”,構筑起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互嵌式融合發展新格局,促進社區各族居民深度交往交流交融。先后榮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社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和“文明社區”等多項榮譽稱號。
一、“凝心”聚力,堅守民族團結“本色”。社區探索“區域化黨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雙融雙促新路子,通過政策共同學習、氛圍共同營造、活動共同聯辦,形成了黨組織統領、共建單位協助、轄區單位通力合作、黨員和各族居民群眾共同參與的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新格局。
二、“用心”宣教,擦亮精神家園“底色”。以“八進+N”為抓手,通過“一學一會一曲”,即“民族團結進步小課堂”每日一學、“小廣場民族團結進步故事會”每日一會、“守望相助,共唱同心曲”每周一曲等系列活動。并將活動場景制作成群眾喜愛的小視頻廣泛宣傳,線上線下傳承傳播偉大民族精神和黨的創新理論,讓黨的民族政策和創建工作“飛入尋常百姓家”,共同守護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三、“貼心”服務,提升示范創建“成色”。社區圍繞“五星”,突出主線,將各項工作制度及成效以宣傳陣地的形式展示在各族群眾的面前。在重大節日、傳統節日和宣傳月宣傳周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同心筑夢鬧元宵”“民族團結進家庭·同心共育石榴籽”“同心筑夢·共沐書香”等宣傳教育活動13場,通過居民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的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在“潤物細無聲”中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浸潤到各族群眾的心靈深處。
四、“傾心”交流,促進互嵌交融“增色”。非遺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社區邀請非遺剪紙項目和河套年畫代表性傳承人到社區開設非遺文創工坊,打造出家門口的“非遺”課堂。通過免費培訓、研學、展陳等,讓各族居民近距離了解、認識非遺,開展“爭做石榴籽 共筑中國夢”剪紙、“民族團結共筑夢·巧手生花感母恩”絲巾拓印等培訓活動,組織500多名非遺愛好者參與作品創作,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各族群眾對中華優秀文化的高度認同。
五、“同心”共治,助推民族工作“出色”。社區聯合轄區派出所、執法中隊、消防、物業公司等相關單位和各民族熱心群眾,形成多元共治合力,排隱患,化矛盾,解民憂,齊心協力促和諧。2024年以來,先后處理各類矛盾10余件,“市長熱線”工單47件,共同守護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畫出了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最大“同心圓”。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團結。”五星社區黨員干部同心同力,各族群眾同頻同行,共同繪就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新圖景。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團結街道五星社區 趙丹